<strike id="e08k0"></strike>
<li id="e08k0"></li>
<strike id="e08k0"></strike>
  • <strike id="e08k0"></strike>
    <li id="e08k0"></li>
  • <rt id="e08k0"><delect id="e08k0"></delect></rt>
    <li id="e08k0"></li>
  • <code id="e08k0"><acronym id="e08k0"></acronym></code><abbr id="e08k0"></abbr>

    玉門市恒翔油脂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國第一個石油基地――玉門,是生產各類真空油脂和特種潤滑脂的專業公司,集研究、開發、生產于一體的生產經營企業,具有幾十年專業生產真空油脂和特種潤滑脂的生產經驗。

    NEWS

    新聞中心

    車用天然氣燃料前景可期

    2014-02-20 11:55 來源: 作者:

      近年來,隨著我國能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和環保呼聲的日益提高,天然氣作為一種環保、經濟的清潔能源,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2013年,北京市增加了3000輛液化天然氣(LNG)公交車;廣州市公交車根據LNG加氣站配套設施建設及車輛發展規劃,逐步用LNG替換原來的車用液化石油氣(LPG);重慶市加快LNG布局,在全市范圍內推廣LNG公交、LNG船舶、城際客運和載重物流等燃油車船。此外,天津、武漢、貴陽、青島等城市在推動LNG公交車應用方面均收到良好效果。

      與此相對應的是加氣站建站總量的大幅增長。2013年6月,國內壓縮天然氣(CNG)加氣站已經從2012年底的2400座升至3000座。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國內車用天然氣加注站將達1.2萬座,車用天然氣燃料迎來了黃金發展期。

      天然氣價格將最終市場化

      隨著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鏈發展不協調逐步顯現,供應增加與設施不足的矛盾、管道快速發展與儲氣能力滯后的矛盾、市場開發與配套能力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國內天然氣價格僅相當于等熱值液化石油氣價格的四分之一,燃料油價格的三分之一,進口天然氣價格的二分之一。偏低的天然氣價格水平,沒有完全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和資源稀缺程度,不利于天然氣合理利用。

      為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國家發改委在《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加快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充分發揮價格在調節供求關系中的杠桿作用,建立上中下游價格聯動機制,為天然氣價格最終市場化奠定基礎。

      除了管道建設外,未來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儲運設施等基礎建設也將得到快速發展。

      2013年7月,國家發改委決定將非居民用氣分為增量氣和存量氣區別對待。增量氣價格一步調整到與可替代能源保持合理比價水平;存量氣分步調整,2015年調整到位。從煤炭行業改革的經驗看,燃氣改革將推動氣價大幅上漲,對體現天然氣能源價值、優化能源結構起到重要作用。

      產業完善仍需政策力推

      隨著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的上調,地方政府紛紛結合實際建立出租車運價與燃料價格的雙向運行聯動機制,通過調整出租車運價或燃料附加費標準,刺激車用天然氣消費;統籌考慮當地用油、用氣車燃料成本差異和補貼情況,以及經營者承受能力,由地方政府采取發放臨時補貼等措施,緩解氣價提高對出租車行業的影響,確保出租車行業穩定。

      而氣價提高也使國內大部分城市出現了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導致部分加氣站虧損、限供、歇業。為此,一些地方政府通過征收車用天然氣附加費的方式緩解供需矛盾。2013年,青島市車用天然氣價格上漲0.47元/立方米,出租車加收1元燃油附加費;開封市天然氣價格上漲0.7元/立方米,出租車加收1元燃油附加費;東營市車用天然氣上漲1元/立方米,出租車加收1元燃油附加費……車用天然氣附加費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加氣難的情況,對支持地方工業經濟穩健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當車用天然氣市場趨于成熟時,政府往往會取消車用天然氣附加費的征收,降低終端銷售價格。相比昂貴的汽油,車主更偏向使用車用天然氣燃料。但對加氣站經營者來說,取消附加費征收,無疑會使經濟效益受損。

      能源企業爭相跑馬圈地

      在油價高企的當下,按照現行油氣的性價比,同等性能的車以天然氣為動力燃料的成本僅為以石油為動力燃料成本的60%。能源企業無法抵擋車用燃氣的誘惑。

      然而,順利推動“氣代油”汽車的前提,是必須建設與之相配套的車用液化天然氣加氣站。目前,中國石化(600028,股吧)正加快推進加氣業務網點布局,同時以市場和效益為導向,在主城區、區縣中心城市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擇機收購加氣站,滿足城際客貨車、長途車、公交車用氣需求。

      面對加氣站網點數量少的現狀,一些相鄰城市的燃氣公司加氣站進行業務合作,發揮區域規模優勢,實現了往返城市之間車輛的燃氣化運行。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通過經營骨干管網,參與省級管網和終端業務,延伸天然氣價值鏈,促進了資源與市場的銜接。中國石油(601857,股吧)近兩年致力于進軍天然氣終端市場,著力進行燃氣公司資產整合以發展城市燃氣,大力發展CNG、天然氣直供氣、天然氣發電等項目。

      此外,國內一些有遠見的民營能源企業也開始建設加氣站,推進混業經營。有的企業增加了加油加氣兩用站,同時開展加油(氣)與汽車快修、洗車業務的互動,實現客戶資源的共享;有的企業著力推廣占地面積小、安全性能高、操作實用強的橇裝式加氣站,使加氣更加安全、快捷、方便;有的企業著力推廣“四位一體”的新型站,使加注成品油、銷售非油品、加注天然氣、電動車充換電池等四方面功能在一座加油站中實現。(彭華鋒)

      評論:迎接車用天然氣的春天

      車用天然氣因其節能減排的突出效果和油氣價格比,備受世界各國重視。與汽油車相比,燃氣汽車可減排一氧化碳90%,減排碳氫化合物72%,減排氮氧化物39%;以每百公里耗用燃料的費用來比較,車用天然氣與汽油的價格比為0.6~0.75。

      因區域壟斷性、收益穩定性和良好成長性等特點,我國車用天然氣市場已經成為國有大型企業、城市燃氣公司、地方公交公司、各類民營實體關注的焦點。車用天然氣市場不僅在競爭中成長為國內油氣行業最具成長性的業務之一,而且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和增長方式轉變。

      中國石化作為國有能源化工企業,有責任、有義務從產業層面發展車用天然氣,并以銷售板塊為主體,代表“國家隊”,參與車用天然氣市場競爭中。近年來,中國石化借助相繼發現和投產的普光等一批大中型氣田,不僅形成了從開采、儲運到銷售的車用天然氣產業鏈條,而且使得車用天然氣業務成為銷售板塊重要的效益增長點。

      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車用天然氣業務快速增長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一是車用天然氣氣量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車用天然氣市場需求;二是車用天然氣儲運網絡規劃尚未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規劃不完善,布局不合理,場站、氣站等管網末梢尚未建成;三是銷售板塊在市場開發、維護、運營上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隊伍。

      筆者建議應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展車用天然氣業務:

      第一,要轉變發展方式。油品銷售企業應樹立發展車用天然氣的意識,充分利用集團公司現有的油氣資源條件,發揮上下游一體化的生產經營優勢,扎實工作,埋頭苦干,努力實現車用天然氣業務領域由“跟跑”向“領跑”的轉變,盡快成長為區域車用天然氣市場的主力供應商。

      第二,要推動管網建設。車用天然氣由潛在消費轉化為真實消費的“氣源不足”,實際上是終端管網建設跟不上市場需求。為此,要發展車用天然氣業務,一定要加快大中城市、重點地區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加氣站的建設步伐,用規劃來指導實踐。在當前投資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推進加氣站建設時更要注意運用現有網絡資源,努力發展油氣混合站,走投資少、見效快的集約化發展之路。

      第三,要平衡資源供給。車用天然氣從生產到消費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產業鏈,特別是對以天然氣為動力的高頻運輸車輛來說,供給關系一旦形成,就必須保持長期、穩定。但是常見的“氣荒”“斷氣”現象,讓很多潛在用戶舉棋不定。為此,增強天然氣資源供應的綜合保障能力,就要平衡好工業用氣、居民用氣、車輛用氣,統籌好各類消費關系。銷售企業應注意市場開拓節奏,既要防止市場激增與資源供給不足帶來的矛盾,又要迎接資源供給激增與市場消化不足帶來的挑戰,力求擴大市場的目標在資源供給基本平衡中實現。

      第四,要堅持安全生產。發展車用天然氣,對銷售板塊來說,是一個嶄新的業務領域。從實際情況來看,車用天然氣領域的各類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有些事故帶來的教訓非常深刻。發展車用天然氣在要項目、要效益的同時,企業必須要做到安全生產。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石油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四子王旗| 成都市| 延长县| 缙云县| 临沭县| 湘阴县| 普定县| 台东县| 西充县| 德兴市| 新余市| 合川市| 蒙城县| 密山市| 建昌县| 河西区| 南漳县| 自治县| 习水县| 虹口区| 尚志市| 新干县| 洞头县| 澄城县| 二手房| 资阳市| 神农架林区| 会东县| 通州区| 香港 | 涪陵区| 平遥县| 巴彦淖尔市| 禹州市| 永泰县| 卢氏县| 永康市| 山东| 平安县| 茌平县|